Arbe亮相上海车展,以2,304通道雷达刷新自动驾驶感知上限

2025-05-12 14:21:42 来源: 互联网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全球领先的雷达技术创新企业Arbe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座谈会,聚焦其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前沿技术布局。
 
据了解,成立于2015年的Arbe公司,专注于雷达技术革新,尤其是成像雷达芯片组的研发与生产,为汽车雷达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其成像雷达芯片组支持高精度、远距离目标检测,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更可靠精准的解决方案。此外,Arbe的雷达技术在提升检测精度和范围的同时,还在功耗和尺寸方面实现了优化,完全满足车载雷达的严苛要求。
 
在车展现场,Arbe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Roman Levi、Arbe中国区高层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经纬恒润雷达总监杨青山,与媒体共同探讨了毫米波成像雷达技术在未来智能交通中的突破性应用。
 
“定义成像雷达”:Arbe的技术野心
 
Roman Levi在活动一开始便分享了Arbe的发展轨迹。这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公司已成立十年,在中国、德国、美国均设有办事处。Roman指出,Arbe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二级供应商,其自研的成像雷达芯片组为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价值支持。其合作伙伴经纬恒润,正是通过与Arbe的协同推进,在中国市场不断推进量产落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技术,加速L2+到L3乃至L4级无人驾驶的落地进程。”Roman强调,Arbe的成像雷达不仅可以在高速(13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场景下确保高精度识别,而且能够在严苛天气或低能见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从而成为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强有力补充。
 
据了解,得益于48发48收的天线阵列设计,Arbe的系统可生成多达2,304个虚拟通道,远超行业主流,提供无与伦比的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精度。这一架构不仅大幅提升了前向雷达性能,也为传感器融合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此外,Arbe的雷达芯片具备高算力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处理复杂回波数据,保障高速场景下的系统响应和安全性。同时,其跳频波形设计有效规避电磁干扰,使雷达在多车道和城市拥堵环境下仍保持高度稳定。
 
在技术演示环节中,Arbe团队向媒体展示了其成像雷达识别微小目标的能力——例如,在290米之外识别一块仅11.5×11.5厘米的木块。相比视觉系统和激光雷达的同步失效风险,成像雷达在补盲、穿透力和全天候稳定性方面显现出显著优势。
 
“我们用物理能力捕捉信息,而不是算法去‘填补’认知空白。”Arbe中国区雷达技术专家解释称,不同于某些视觉类传感器依靠后期算法修补图像误差,Arbe的48发48收架构让每一个数据点都源自真实的物理探测,实现了清晰、干净且精准的目标成像。其高动态范围设计还能在强反射背景中清晰识别弱小目标,例如在金属栏杆旁精确分辨出站立的人体。
 
加强合作,发力中国市场
 
Roman Levi在谈及中国市场时显得尤为兴奋。他坦言:“中国市场的变化节奏令人惊叹,而像经纬恒润这样的本地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了深入OEM体系的重要桥梁。”
 
在会议间隙,Roman回忆起自己几年前初到中国时的感受:“我曾在上海街头看见满大街的电动车,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个市场比我们想象得更前沿。现在,我们把成像雷达带进来,就是希望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下一阶段的基础底座。”
 
来自经纬恒润的雷达总监杨青山也表示,中国的整车厂商正在快速提升对于高性能雷达的接受度。“尤其是在高阶辅助驾驶和城市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车企对于高分辨率、高鲁棒性的雷达技术兴趣浓厚。Arbe在高动态范围成像、抗干扰设计、远距离小目标识别方面的能力,在项目测试中表现非常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Arbe正研发新一代雷达芯片组,目标是在保持高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降低系统成本,并通过AI算法增强雷达数据的智能解读能力。
 
Roman指出,未来,Arbe将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及城市物流等多种车辆类型,提供定制化雷达方案,扩展应用边界,加速雷达感知的市场渗透率。
 
于Arbe而言,其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诚意。Roman Levi多次在发言中强调“量产”与“规模化”的重要性。“从PPT到道路,从样车到交付,雷达要真正走进车端,我们准备好了。”
 
写在最后
 
在当前智能驾驶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阶段,Arbe以其高度集成、可量产、稳定性强的成像雷达技术,正迅速赢得主机厂与系统集成商的关注,而Roman Levi与其团队所展现出的本地化合作姿态,也进一步增强了Arbe在中国市场的根基。
 
正如Roman所言:“未来的汽车,不只是会看,更要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准。”在这条通向高阶自动驾驶的路上,Arbe的雷达,正在成为无人驾驶的“新视界”。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Arbe的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