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材料公司扎根亚洲STEAM教育 激发下一代人才科学思维
2025.05.152025九峰山论坛&CSE展会盛大开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灯塔在光谷点亮
2025.04.24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首汇:海口重点培育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11.22IC China 2024在京开幕
2024.11.19集成芯片,迈进大芯片时代:第二届集成芯片和芯粒成功落幕
2024.11.12集成芯片,迈进大芯片时代:第二届集成芯片和芯粒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2024.11.11科技向“新”,“质”创未来 默克亮相进博会新材料专区,聚焦前沿新质生产力
2024.11.06官宣了!IC China 2024将于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
2024.11.01在苹果秋季发布会上,苹果表示,iPhone 7 & 7 Plus 搭载的 A10 Fusion 处理器是 iPhone 史上最快的处理器,不仅快,而且能效更高。
9 月初,软银以 320 亿美元买下了 ARM,以 ARM 在移动处理器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一巨额收购金额合情合理,不过根据当时业内的分析,软银
苹果(Apple)iPhone 7 7 Plus 已于 9 月 16 日正式开卖,且美、日预购传出佳绩,不过在热卖的同时,iPhone 7 又有新的不良报告传出
半导体行业观察过去,大家始终认为,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 (Intel) 在处理器上的竞争对手是来自 AMD 的竞争。不过,日前科技网站 The V
自 iPhone 7 发布以来,针对其搭载的最新 A10 Fusion 处理器的测评陆续放出。近日,来自国内外多家测评机构的数据显示,A10 Fusion 的
半导体行业观察先前,有媒体报导指出,IC 设计厂联发科的第 1 颗 10 纳米先进制程处理器 Helio X30 将在 2017 年第 1 季正式投产,不但
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与前母公司也是最大客户 AMD,同意就 7 纳米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制程技术进行合作,预期 2
半导体行业观察NVIDIA(英伟达)21 日宣布推出 Pascal 架构深度学习平台的最新生力军 NVIDIA Tesla P4 及 P40 GPU 加速器与全新软件,
在正在举办的 Photokina 2016 世界影像博览会上,SanDisk 在会场展出了一款 SD 记忆卡,这款 SDXC 记忆卡的容量达到了惊人的 1TB 容量
半导体行业观察按照往年惯例,苹果新机一发布,媒体就热衷于从苹果新机的物料成本来“控诉”苹果的“暴利”,今年 iPhone7 系列出来后,苹
半导体行业观察 9 月 23 日,媒体报道,北京山海昆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硅谷数模半导体公司于当日共同宣布,双方已经达成了最终合并协
台积电 7 纳米晶圆制程进度飞快,继先前传出要在 2018 年第一季放量生产 7 纳米芯片,比英特尔(Intel Corp )足足快 3 年之后,最新消
三星电子旗舰机种 Galaxy S7 全球热卖,而于 8 月开卖的 Galaxy Note 7 一开始也传出销售佳绩,让市场一度高度期待 Note 7 有望延续 S7
半导体行业观察根据图形处理器 GPU 大厂英伟达 (NVIDIA) 近期在国外征才网站所发布的 “软件工程师” 工作资讯显示,未来该工作的任务
半导体行业观察2016 年为中国《十三五规划》启动元年,目标在 2020 年让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水准差距缩小,且达整体产业营收年增速超过
半导体行业观察 9 月 27 日,小米将举办 2016 秋季新品发布会,届时小米 5s 也会亮相。 通过小米手机微博上发布的四款倒计时海报,不少
半导体行业观察先前,因为受到连续 7 年作假帐风波,因而导致公司商誉严重受损,并且冲击投资人信心的日本电子大厂东芝(Toshiba),28
台积电、英特尔(Intel Corp )在晶圆代工领域正面对决,英特尔在 8 月宣布跟设计手机、汽车芯片的ARM(ARM Holdings)敲定代工协议,
全球半导体封测龙头日月光营运长吴田玉 29 日指出,从 2016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产值将持续衰退 2 4% ,金额来到 3,270 亿美元的情况下,
台积电共同CEO刘德音 29 日表示,台积电未来借由于智能手机、高效能运算,车用电子与物联网等 4 大领域驱动营运成长。而在先进制程的发
华尔街日报报导,通讯芯片商高通拟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NXP Semiconductors N V ),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一旦成交,价码将超过 300 亿
苹果最新 macOS 系统的源代码的中出现对 ARM 处理器支持的信息。荷兰网站 TechTastic 注意到,新CPU的代码是 ARM Hurricane(飓风),
半导体行业观察DRAM 产业经过多年价格战厮杀,早已形成寡占局面,各家大厂也持续严控产出,标准内存在供货吃紧下,合约价持续形成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