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海推出适合机器人的MCU/DSP
2025-05-15
10:56:39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海”)实时控制MCU/DSP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卢鹏升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演讲中介绍说,作为纳思达的子公司,极海自2004年开始就开始了芯片研发。公司聚焦的产品也从早期的对内打造ASIC,再到后来拿到Cortex—M0+M3/M4F永久授权,进而开发了通用MCU、工业MCU和汽车MCU等一系列产品。
“以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极海现建有六大芯片研发中心,多个研发合作基地,拥有超600人的研发团队。作为集成电路电路的设计企业,极海也非常重视专利的布局,截至2024年12月,极海已申请知识产权数量超过1500项,并持续增长,累计超过1200多项已授权。当中有85%的专利,9%的布图以及6%软著。”卢鹏升表示,

伴随着终端需求的变化,公司也正在大举进军机器人市场,为执行器应用打造相应产品。
在卢鹏升看来,随着机器人从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扩展到医疗、农业等市场,这将给整个机器人控制系统带来“四个高”的挑战,分别是高爆发(需要运行复杂的控制策略和算法,能够瞬时输出大功率)、高动态(整个控制系统需要快速进行调整,以满足变化的调整和控制任务)、高精度和高安全。
有见及此,极海发布了G32R501MCU。
据介绍,极海半导体G32R501是全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处理器双核架构的高端实时控制MCU,搭载Arm v8.1-M架构的Arm Cortex-M52内核及自研紫电数学运算扩展指令集;采用40nm eFlash先进工艺,支持Arm HeliumTM矢量扩展技术,可实现高级ML(机器学习)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内置极海自研的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可极大程度提升算法执行效率,降低CPU访问时延;同时集成高性能感知、丰富控制外设和灵活外设互联系统,有效满足新能源光伏、工业自动化、商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领域对芯片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的要求,填补了高端实时控制MCU领域的国产市场空白。
卢鹏升表示,这个芯片具备2个大脑+2个小脑,同时还配置了高精度的ADC/DAC和丰富的接口。而之所以选择双核M52架构,主是基于客户需求出发。
“客户需要足够的性能,要足够高的主频,同时客户需要芯片适应恶劣的环境,包括汽车上125度底盘工作环境温度,包括机器人,客户经常对控制系统是105度+的环境工作要求。所以结合性能、工作温度、可靠性和成本考虑等,双核设计可以比较好地均摊处理能力。”卢鹏升表示。在他看来,很多控制系统需要并行,而公司这颗芯片的双核可以实现一个核跑电机,同时一个核做数据处理、诊断、故障识别,另一个核做控制,为客户提供了比较大的灵活性。
他同时指出,在这样一个灵活性的情况下,极海还为芯片配了两个小脑,对应指定运算单元,这个指定运算单元是极海基于Arm Cortex指令集自主设计的,针对电机和电源控制系统所需要的算法,提供非常高效的算法和加速。
“凭借G32R501实时控制MCU/DSP、APM32F427高性能MCU以及G32R430编码器专用MCU等多元化芯片产品矩阵以及高效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可充分满足数字电源、机器人以及高性能运动控制等中高端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系统创新与升级,筑造机器人‘中国芯’技术底座。”卢鹏升强调。
“以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极海现建有六大芯片研发中心,多个研发合作基地,拥有超600人的研发团队。作为集成电路电路的设计企业,极海也非常重视专利的布局,截至2024年12月,极海已申请知识产权数量超过1500项,并持续增长,累计超过1200多项已授权。当中有85%的专利,9%的布图以及6%软著。”卢鹏升表示,

伴随着终端需求的变化,公司也正在大举进军机器人市场,为执行器应用打造相应产品。
在卢鹏升看来,随着机器人从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扩展到医疗、农业等市场,这将给整个机器人控制系统带来“四个高”的挑战,分别是高爆发(需要运行复杂的控制策略和算法,能够瞬时输出大功率)、高动态(整个控制系统需要快速进行调整,以满足变化的调整和控制任务)、高精度和高安全。
有见及此,极海发布了G32R501MCU。
据介绍,极海半导体G32R501是全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处理器双核架构的高端实时控制MCU,搭载Arm v8.1-M架构的Arm Cortex-M52内核及自研紫电数学运算扩展指令集;采用40nm eFlash先进工艺,支持Arm HeliumTM矢量扩展技术,可实现高级ML(机器学习)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内置极海自研的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可极大程度提升算法执行效率,降低CPU访问时延;同时集成高性能感知、丰富控制外设和灵活外设互联系统,有效满足新能源光伏、工业自动化、商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领域对芯片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的要求,填补了高端实时控制MCU领域的国产市场空白。
卢鹏升表示,这个芯片具备2个大脑+2个小脑,同时还配置了高精度的ADC/DAC和丰富的接口。而之所以选择双核M52架构,主是基于客户需求出发。
“客户需要足够的性能,要足够高的主频,同时客户需要芯片适应恶劣的环境,包括汽车上125度底盘工作环境温度,包括机器人,客户经常对控制系统是105度+的环境工作要求。所以结合性能、工作温度、可靠性和成本考虑等,双核设计可以比较好地均摊处理能力。”卢鹏升表示。在他看来,很多控制系统需要并行,而公司这颗芯片的双核可以实现一个核跑电机,同时一个核做数据处理、诊断、故障识别,另一个核做控制,为客户提供了比较大的灵活性。
他同时指出,在这样一个灵活性的情况下,极海还为芯片配了两个小脑,对应指定运算单元,这个指定运算单元是极海基于Arm Cortex指令集自主设计的,针对电机和电源控制系统所需要的算法,提供非常高效的算法和加速。
“凭借G32R501实时控制MCU/DSP、APM32F427高性能MCU以及G32R430编码器专用MCU等多元化芯片产品矩阵以及高效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可充分满足数字电源、机器人以及高性能运动控制等中高端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系统创新与升级,筑造机器人‘中国芯’技术底座。”卢鹏升强调。
责任编辑:Ace
相关文章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科技部部长万钢: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 2 国产GPU加速布局,摩尔线程实现对DeepSeek的高效部署
- 3 节省千亿5G投入 发改委免收3年电信运营商5G频率费
- 4 英飞凌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每股派息0.35欧元;监事会成员变动:Ute Wolf与Hermann Eul博士教授当选为监事会成员
- 5 [原创] 安森美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