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戴伟民:如何破解半导体并购难题?
2025-03-16
13:31:3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2025年3月16日,“集成电路行业投资并购论坛”在上海海通外滩金融广场隆重召开,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校友会主办,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海通证券协办。在本次论坛现场,汇聚了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企业、投资机构及法律专家等多方代表,围绕半导体产业并购重组的政策导向、技术协同、资本运作及法律合规等维度展开系统性研讨,共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活动开始,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进行了开场致辞。戴伟民直指当前并购市场的痛点:"并购难,融合更难"。
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
据统计,2024年A股半导体并购成功率仅10.34%,技术整合与管理协同成为主要障碍。这种困境源于产业特性:半导体研发周期长、技术迭代快,标的企业往往具有高度专业性,跨领域并购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但挑战中蕴含机遇。2024 年全球半导体并购金额达 12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显示产业整合趋势不可逆。
戴伟民以"校友并购"为切口,针对信任缺失的破局之道,提出了破解产业整合难题的创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圈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形成天然的协同基础。同时结合行业现状与政策导向,这一探索或将成为国产半导体突破 "卡脖子" 困境的关键抓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校友企业间并购占比达18%,平均交易成本较非校友案例低23%。戴伟民强调:"校友圈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
戴伟民强调,上海交大要重塑半导体产业整合的范式。相较于清华 "资本 + 技术" 模式、复旦 "学术+产业" 路径,交大的 "校友网络+精准对接" 模式展现出独特优势,希望在今年推动行业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
戴伟民的探索为半导体产业整合提供了三点启示:信任资本、精准对接、生态培育,致力于通过闭门会议等机制,形成"发现需求-技术验证-资本对接-政策赋能"的产业闭环。
当前,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第三次并购浪潮",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戴伟民博士的实践和倡议,为中国半导体企业突破"小而散"格局、推动产业收并购提供了可行路径。
在活动开始,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进行了开场致辞。戴伟民直指当前并购市场的痛点:"并购难,融合更难"。

据统计,2024年A股半导体并购成功率仅10.34%,技术整合与管理协同成为主要障碍。这种困境源于产业特性:半导体研发周期长、技术迭代快,标的企业往往具有高度专业性,跨领域并购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但挑战中蕴含机遇。2024 年全球半导体并购金额达 12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显示产业整合趋势不可逆。
戴伟民以"校友并购"为切口,针对信任缺失的破局之道,提出了破解产业整合难题的创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圈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形成天然的协同基础。同时结合行业现状与政策导向,这一探索或将成为国产半导体突破 "卡脖子" 困境的关键抓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校友企业间并购占比达18%,平均交易成本较非校友案例低23%。戴伟民强调:"校友圈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
戴伟民强调,上海交大要重塑半导体产业整合的范式。相较于清华 "资本 + 技术" 模式、复旦 "学术+产业" 路径,交大的 "校友网络+精准对接" 模式展现出独特优势,希望在今年推动行业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
戴伟民的探索为半导体产业整合提供了三点启示:信任资本、精准对接、生态培育,致力于通过闭门会议等机制,形成"发现需求-技术验证-资本对接-政策赋能"的产业闭环。
当前,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第三次并购浪潮",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戴伟民博士的实践和倡议,为中国半导体企业突破"小而散"格局、推动产业收并购提供了可行路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