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全面屏手机面板 Q1渗透率逾4成;
2018-06-19
14:01:14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1.全面屏手机面板 Q1渗透率逾4成;
2.WSJ:iPhone新机生产偏重LCD、明年续用;
3.车载面板价格跳水 获利面临考验;
4.陆IC国产化/台系面板链 遭双重夹击;
5.新技术平衡产能过剩 晶电Q3需求可望回温;
6.群创股东会明登场 传新董座将现身?
7.车载面板厂 近年份额大风吹;

1.全面屏手机面板 Q1渗透率逾4成;
全面屏今年加速增长,如今全面屏在大陆手机品牌中已经成为新机标准配置,另外异形切割也快速普及。反映在面板厂商的出货产品结构上,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接近4.2亿片,其中全面屏面板出货数量1.8亿片,渗透率超过40%,接下来渗透率还会提升。
从面板厂商方面来看,具备较好客户和技术优势的面板厂对全面屏和异形切割的态度更为积极,整体的出货表现也更好。三星显示器是全球最主要的AMOLED面板供应商,三星Galaxy S和Note系列以及苹果iPhone X手机对AMOLED全面屏的使用拉动三星成为智慧型手机全面屏面板出货的龙头。三星在第一季全面屏面板出货超过5,000万片,市场占有率超过4分之1、达到28%。
全面屏和异形切割技术在LCD产品中也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陆面板厂商天马和京东方凭藉
LCD产品优势、以及和大陆本土手机品牌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第一季的全面屏面板出货数量接近3,500万和2,000万片,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和10%。大陆手机品牌全面屏手机的大规模上市以及天马与大陆四大手机品牌的密切合作,将天马第一季的全面屏面板出货推至全球第二、LCD领域第一的位置。
友达在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机全面屏面板出货中排名第三,占据了14%的市场占有率,出货超过2,500万片。友达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竞争力,与大陆手机厂商华为,Oppo和Vivo也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他面板厂,尤其是以海外手机品牌客户或以a-Si LCD产品为主的面板厂,受个别客户和产品规划的影响大。深超、华映、JDI、群创、彩晶的全面屏手机面板出货也稳定成长,特别是第二季手机面板需求回温,华映出货拉升,上半年全面屏出货比重超过60%,彩晶全面屏出货比重接近80%。
2.WSJ:iPhone新机生产偏重LCD、明年续用;
韩媒曾于5月底时报导称,苹果(Apple)计划在明年(2019年)推出的iPhone上全数采用OLED面板,消息一出,拖累苹果液晶面板(LCD)主要供应商Japan Display Inc(JDI)股价暴跌创下历史新低纪录。不过知名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WSJ)打脸上述韩媒报导,称苹果重视价格,因此预计今年(2018年)开卖的次代iPhone生产计划中、苹果更偏重于LCD版机种,且预计明年开卖的新机仍将持续采用LCD。
预计今年开卖的次代iPhone盛传将有3款,除了现行iPhone X(5.8吋)的升级版机种之外,还将推出采用6.5吋OLED面板的iPhone X Plus以及搭载6.1吋LCD的新机。
华尔街日报日文版15日报导,预计今秋开卖的新型iPhone生产计划中,苹果将偏重于价格较便宜的LCD版机种,主因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价格很敏感。苹果原先规划的生产计划是LCD版机种数量同于OLED版机种,不过现在苹果计划生产更多LCD版机种。
根据嘉实XQ全球赢家系统报价,JDI 18日重挫2.68%,收145日圆,盘中一度飙涨6.7%至159日圆、创4月16日以来新高水准。
日前传出因采用OLED面板的iPhone X销售不振,导致苹果保守看待预计今年开卖的iPhone新机销售表现,因此新机用零件订单将砍2成。据悉,iPhone新机用OLED面板由三星独家提供,液晶面板则将由日本JDI和南韩LG Display(LGD)提供,鸿海(2317)转投资的夏普(Sharp)预估不在供应名单内。
JDI 5月15日指出,该公司可实现4边超窄边框的新型液晶面板“Full Active”将在下半年度(2018年10月-2019年3月)获得来自客户的强大需求,因此预估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营收将呈现急速增长、预估将年增10-20%,营益率预估为2-3%。
另外,韩媒日前曾称6.1吋LCD版新机采用像iPhone X那样的“浏海”设计、但因JDI等厂商的液晶面板良率不佳,因此恐延至11月才能开卖。不过该报导遭有“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之称的郭明錤打脸。
日本网站CoRRiENTE.top、taisy0 6月4日引述MacRumors的报导,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出具报告指出,苹果将在今年秋天推出3款新型iPhone,该3款新机皆将搭载脸部辨识技术“Face ID”、采用无边框设计,且3款新机皆会在9月发表、开卖,而售价则为较去年的机种(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进行调降、价格将更具侵略性。
郭明錤预估,6.1吋LCD版iPhone新机售价为600-700美元、将低于现行的iPhone 8;iPhone X 2售价预估为800-900美元、较iPhone X(999美元起)便宜;iPhone X Plus售价预估为900-1,000美元。MoneyDJ
3.车载面板价格跳水 获利面临考验;
汽车电子化,每一辆车所使用的面板数量也攀升,带动车载面板需求每年维持两位数的高成长,产值甚至是超过Mobile PC,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第二大应用。 不过大陆、韩国面板厂加入车载面板市场战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面板厂指出,今年车载面板价格跳水,跌幅高达20%~30%,产品导入车厂的时间也缩短,获利面临考验。
根据IHS Markit统计,2018年整体手机面板出货量超过20亿片,是中小尺寸面板最大的应用市场。 而车载面板一年出货量不到2亿片,出货量不及手机面板的10分之1、也比不上Mobile PC,但是因为质量要求高、单价高,其产值超过Mobile PC,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第二大应用,过去一直被视为是面板产业当中的蓝海市场。
近年来像是电视、监视器、笔电、甚至是手机等消费性产品市场成长钝化,车载面板是少数还能维持两位数成长的应用。
除了市场在成长,车载面板质量要求高、前期导入的时间长,对于面板厂来说,单价较高、利润较好,而且一旦导入,配合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订单出货时间可能长达7~8年。
但是过去日本以及台湾面板厂所主导的车载面板市场在韩国和大陆面板加入战局之后,稳定的市场生态也产生转变。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电视面板市场相当低迷,IT面板、手机面板需求也不振,更多5代、5.5代、甚至是6代面板厂产能开始生产车载面板,造成车载面板价格大跳水,面板厂透露,年初以来车载面板一口气大砍20%~30%, 让面板厂获利面临极大的考验。
供应链指出,现在汽车产业也走向电子化,每一辆车上所使用的传感器、面板愈来愈多,车用电子也逐渐走向平台化,形成标准规格,因此车上零件的可替换率提高。 过去车载面板的导入期要2~3年,现在往往不到一年就可以认证完毕量产出货。 而且大陆面板厂质量也上来,价格又低,车厂、系统厂也乐于比价,未来车载面板蓝海变红海,高利润的时代也过去了。工商时报
根据IHS Markit统计,2018年整体手机面板出货量超过20亿片,是中小尺寸面板最大的应用市场。 而车载面板一年出货量不到2亿片,出货量不及手机面板的10分之1、也比不上Mobile PC,但是因为质量要求高、单价高,其产值超过Mobile PC,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第二大应用,过去一直被视为是面板产业当中的蓝海市场。
近年来像是电视、监视器、笔电、甚至是手机等消费性产品市场成长钝化,车载面板是少数还能维持两位数成长的应用。
除了市场在成长,车载面板质量要求高、前期导入的时间长,对于面板厂来说,单价较高、利润较好,而且一旦导入,配合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订单出货时间可能长达7~8年。
但是过去日本以及台湾面板厂所主导的车载面板市场在韩国和大陆面板加入战局之后,稳定的市场生态也产生转变。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电视面板市场相当低迷,IT面板、手机面板需求也不振,更多5代、5.5代、甚至是6代面板厂产能开始生产车载面板,造成车载面板价格大跳水,面板厂透露,年初以来车载面板一口气大砍20%~30%, 让面板厂获利面临极大的考验。
供应链指出,现在汽车产业也走向电子化,每一辆车上所使用的传感器、面板愈来愈多,车用电子也逐渐走向平台化,形成标准规格,因此车上零件的可替换率提高。 过去车载面板的导入期要2~3年,现在往往不到一年就可以认证完毕量产出货。 而且大陆面板厂质量也上来,价格又低,车厂、系统厂也乐于比价,未来车载面板蓝海变红海,高利润的时代也过去了。工商时报
4.陆IC国产化/台系面板链 遭双重夹击;
就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几乎全球主要面板厂都会设立属于自己的驱动IC厂。近期传出大陆官方对京东方下达,超过五成驱动IC使用国产品的指示,并下达“良率不好没关系,先用再说”的指令,台湾半导体业者预料,此举将有助大陆驱动IC业者加快提升良率。
业者分析,以手机的历史经验来看,早年大陆手机从白牌起家,但2017年第4季时,大陆已有华为、小米、OPPO等业者跻身全球前五大品牌;另外,大陆的汽车工业也是从仿制到建立自有品牌与供应链,因此,大陆要提升驱动IC良率,“只是时间的问题”,台湾驱动IC业者难逃陆厂兴起的压力。
5.新技术平衡产能过剩 晶电Q3需求可望回温;
晶电(2448)董事长李秉杰在致股东报告书中指出,大陆厂商自去年第4季扩产产能开出之后,新产能过剩影响LED市场平衡,预期第3季需求可望回温,晶电将以新技术如Mini LED手机应用,或是雷射应用等,平衡产能过剩的影响。
晶电将在本周召开股东常会,市场聚焦晶电各事业分割状况,以及中国大陆持续开出新产能的影响。
晶电董事长李秉杰在致股东报告书中指出,中国大陆于去年第4季扩产产能开出后,新产能过剩问题影响LED市场平衡,预期今年年第3季需求可望回温,公司将以市场新技术,如Mini LED应用的手机产品或雷射应用等,来平衡产能过剩的影响。
李秉杰也表示,由于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的议题相当重视,且因发光效率提升及LED的微小化,因此LED 市场仍有潜在发展机会,例如LED高效灯管及灯丝型LED灯泡的需求量逐年大幅成长,LED在 照明及汽车等应用之渗透率仍持续地提升,LED植物照明应用逐渐被重视及红外线(IR)LED在安控、智慧型手机感测、Mini LED应用于各种显示器等,预估晶电今年晶粒出货量为5,629亿颗。
至于VCSEL(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代工业务的推广,李秉杰指出,除了原有应用于资料传输的VCSEL磊晶片销售量会有显著的成长外,晶电今年开始推展应用于感测的VCSEL产品。
李秉杰也表示,晶电自105年下半年起,全球氮化物LED供需状况虽略为好转,但去年第4季起,同业在今年扩增之产能又陆续开出,竞争遂转趋激烈,经营环境虽然变差,晶电仍不放弃转亏为盈的目标,全力投入降低营运成本,优化产品组合,因此106年度合并营业收入净额虽然较105年度衰退约1%,但106年度合并营业净利新台币23.1亿元,合并税后净利新台币16.9亿元,不但转亏为盈,且获利大幅提升,超越预算目标。
工商时报
6.群创股东会明登场 传新董座将现身?
群创(3481)股东会将在20日登场,股东会后随即举行董事会,外界推测将推选出新任董事长洪进扬。会后记者会当中,新旧任董事长王志超、洪进扬、总经理萧志弘等共9位高阶主管将一并现身,向外界说明群创未来策略方向。
鸿海集团去年宣布将在广州兴建10.5代厂,王志超是鸿海K次集团负责人,主导集团内新厂建置,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有意让王志超卸下群创董座职务,专心筹划新厂和面板事业布局。而外资出身、曾担任台泥国际总经理的洪进扬则是规划接任群创董事长。
根据群创规划,20日的股东常会后,就会立刻举行董事会。外传届时王志超将请辞董座,并将推举洪进扬担任董事长。会后新旧任董事长王志超、洪进扬、总经理萧志弘、执行副总丁景隆、以及事业群总经理杨弘文、杨柱祥、林添仁、郭正夏等多位主管都将一并现身。
群创营业报告中指出,中小尺寸因智慧型手机应用与触控技术日趋成熟,加上陆续有厂商投入AMOLED或可挠式面板等下一世代技术的研发,成为近年来产品最多样化且成长最快速的产品类别,展望今年,18:9、可挠式及异形切割将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发展趋势。
此外,为了更强化竞争优势以及长期展望,群创积极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发展,包括可挠性显示、IGZO、AMOLED、Mini LED、MicroLED、触控整合技术、广色域显示、中大尺寸触控型面板等的开发,都获得相当成果,有助未来在激烈竞争的产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大尺寸TFT LCD产品中,液晶电视持续朝向更大尺寸、节能、高画质4K8K、窄边框发展,液晶荧幕主要诉求为可挠式、电竞及窄边框,笔记型电脑产品朝向低耗电、IGZO、窄边框及轻薄化的技术方向为主要发展趋势,希冀能促使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升级。工商时报
7.车载面板厂 近年份额大风吹;
过去日本独大的车载面板市场,在台湾、韩国、甚至是大陆面板厂加入战局后,近年来市占率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台湾面板厂在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车载面板供应国,不过大陆天马、信利急起直追,3年来市占率暴增3倍。
台湾面板厂近年来积极布局车载应用市场,在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车载面板供应国,2017年市占率将近40%,仍然维持市场龙头宝座。 不过去年韩国、大陆面板厂积极抢进车载面板市场,各面板厂市占差距缩小。 2017年日本JDI车载面板出货量成长8%,友达也成长7%,群创下滑了9%。 不过LGD因为拿到大厂中控台面板订单,2017年出货量大幅成长22%,天马出货量更是成长了43%之多。
中控台大多是标准规格,成为面板厂最先切入车载的产品类别,2017年LGD中控台面板出货成长了24%、天马成长率更高达60%。 反观在车载面板耕耘已久的日本、台湾面板厂,因为中控台面板竞争激烈,利润下滑,2017年出货大多衰退,JDI出货年减6%,友达略减1%,群创衰退了14%。
IHS Markit表示,仪表板面板因质量、信赖性要求高,目前日本还是主要供货商,JDI很大比重是供应3.5吋、4.2吋仪表板面板,尤其愈来愈多高级车种导入全数字仪表板,因此10吋、12.3吋仪表板出货快速成长。 日本和台湾面板厂2017年关注焦点转往仪表板面板,JDI出货成长14%,友达出货更是倍增,群创出货成长了32%。 韩国、大陆面板厂也有很大的成长,LGD出货年增17%,天马则成长了35%。
2018年各家面板厂车载面板出货目标都相当积极,不过除了JDI以2,910万片一支独秀,其他面板厂出货目标都相当接近,可以看出车载面板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IHS Markit调查指出,群创因为出货包含车前和车后市场,出货目标达2,300万片,居市场第二位。 其他像友达、LGD、夏普和天马,2018年出货目标都落在1,900万片,华映出货目标预估约1,450万片。 工商时报

台湾面板厂近年来积极布局车载应用市场,在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车载面板供应国,2017年市占率将近40%,仍然维持市场龙头宝座。 不过去年韩国、大陆面板厂积极抢进车载面板市场,各面板厂市占差距缩小。 2017年日本JDI车载面板出货量成长8%,友达也成长7%,群创下滑了9%。 不过LGD因为拿到大厂中控台面板订单,2017年出货量大幅成长22%,天马出货量更是成长了43%之多。
中控台大多是标准规格,成为面板厂最先切入车载的产品类别,2017年LGD中控台面板出货成长了24%、天马成长率更高达60%。 反观在车载面板耕耘已久的日本、台湾面板厂,因为中控台面板竞争激烈,利润下滑,2017年出货大多衰退,JDI出货年减6%,友达略减1%,群创衰退了14%。
IHS Markit表示,仪表板面板因质量、信赖性要求高,目前日本还是主要供货商,JDI很大比重是供应3.5吋、4.2吋仪表板面板,尤其愈来愈多高级车种导入全数字仪表板,因此10吋、12.3吋仪表板出货快速成长。 日本和台湾面板厂2017年关注焦点转往仪表板面板,JDI出货成长14%,友达出货更是倍增,群创出货成长了32%。 韩国、大陆面板厂也有很大的成长,LGD出货年增17%,天马则成长了35%。
2018年各家面板厂车载面板出货目标都相当积极,不过除了JDI以2,910万片一支独秀,其他面板厂出货目标都相当接近,可以看出车载面板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IHS Markit调查指出,群创因为出货包含车前和车后市场,出货目标达2,300万片,居市场第二位。 其他像友达、LGD、夏普和天马,2018年出货目标都落在1,900万片,华映出货目标预估约1,450万片。 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星野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原创] 安森美的新目标
- 2 罗塞塔号撞向 67P 彗星,结束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彗星探测任务
- 3 苹果传出收购 McLaren 为哪桩?外媒:看上数据感测技术
- 4 喜报|摩尔精英再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 5 从烂尾到收尾:国资保值需要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