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车规级MCU面世意味着什么
近日,四维图新旗下全资子公司杰发科技发布消息称,国内首款车规级MCU(车身控制芯片)在客户端达成量产并获得首批订单。据悉,此次量产的这款MCU芯片是国内通过AEC-Q100 Grade 1, 工作温度-40℃~125℃的车规级MCU,除汽车电子领域之外,也能应用在工业控制、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此前,国内的MCU芯片以消费级应用领域为主,还做不到车规级,车规级MCU芯片领域一直被国外大厂所垄断。杰发科技车规级MCU芯片量产是国内自主研发芯片打破国外垄断的一次重大突破。
据了解,这款车规级MCU芯片的诞生经历了三年时间才完成设计、研发与测试等阶段。四维图新副总裁、AutoChips杰发科技副总经理万铁军指出,“车规级MCU芯片因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使得国内厂商对车规级芯片产品望而却步。”但该款MCU芯片的面世也令车规级MCU芯片市场出现国内产品的身影。四维图新 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其MCU芯片研发进度正常,目前已进入产品化设计阶段,预计2018年年底左右进入量产阶段。
据介绍,在我国,基于体量庞大的汽车市场规模,我国汽车芯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是由于我国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车载芯片市场一直被国际巨头企业垄断。以传感器为例,我国中高端传感器进口比例为80%,传感芯片进口比例为90%,胎压传感器芯片进口比例为100%。
四维图新于2017年完成收购杰发科技。杰发科技专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芯片的研发与设计,其IVI芯片产品在国内后装市场市占率接近70%。这家公司给四维图像的贡献也日渐突出。
翻看公司上半年的财报,其芯片业务营收2.80亿元,同比增长73.70%,毛利率下降1.47个百分点,芯片业务成为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公司芯片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杰发科技,杰发科技上半年收入为2.80亿元,净利润为1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23.34%和44.51%。虽然芯片业务毛利率短期略有下降,但考虑公司AMP芯片的量产和产能爬坡以及即将推出的MCU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等,公司车载芯片业务无论毛利率还是营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目前来看,四维图新在中低端汽车芯片上的出货量已排到全球第二,仅次于NXP(恩智浦)。未来,在中高端汽车芯片方面,我们的产业化步伐还将加快,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汽车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对于芯片业务的发展,程鹏满怀信心。
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为170亿美元,其中汽车电子类芯片占比17%。得益于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应用驱动,MCU在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国内MCU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1.7%,至2020年市场空间将突破500亿元。但现在的汽车MCU市场基本都是给瑞萨、NXP、英飞凌和TI等厂商垄断,四维图新的这次新突破将会给中国汽车厂商带来新的选择。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原创] 安森美的新目标
- 2 罗塞塔号撞向 67P 彗星,结束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彗星探测任务
- 3 后摩尔时代光计算芯片成破局关键,国产厂商大有可为!
- 4 荣誉|鲲云科技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芯片项目一等奖,颁奖盛典今日在京举行
- 5 美光囊括各地卓越职场®奖项,刷新认证与入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