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高通,联发科蔡明介的500天突围兵法

2019-01-01 14:00:34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来源:内容来自「财讯」,谢谢。


回顾2018年,台湾最重要IC设计公司─联发科的挑战,就像冷飕飕的北风,一阵接着一阵,从没断过。


联发科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是销售手机芯片,调研机构IDC 2018年12月分析,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4亿7000万支,预计比2017年下滑3%,中国2017年还要严重。IDC也预期,中国手机市场2018年第4季将下滑3%,衰退持续到2019年第1季。



客户数也变少了,过去联发科的重要客户,如魅族、金立,已被市场边缘化,苹果和三星自制芯片,联发科在手机领域最重要的客户,剩下「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


除了面临市场需求下滑,联发科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商高通公司,2018年也卯足全力,争夺芯片市场。广发证券海外电子产业首席分析师蒲得宇观察,「高通的芯片部门,主要靠高阶的8系列获利,在中国并不赚钱,做中国的生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压制对手。」


联发科惊喜不足急寻新亮点


「联发科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没有惊喜。」一位长期观察联发科的业界人士指出,手机成长停滞之后,所有人都在找下一个亮点,IC设计的生意高度依赖在地市场,但联发科看到的机会,别人也看到了,「关键在于怎么与在地对手竞争。」


尤其,美中贸易战让市场更加混乱,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又对华为出手,这两家公司偏偏都是联发科的客户,夹在美中两强当中,联发科的风险可说是有增无减。


摊开联发科过去10年的营业利益率数字,就知道事情有多严重,营业利益是营收减掉销货成本和营业费用的数字,是反映一家公司本业获利能力的指标。2017年全年,联发科营业利益率创下10年来的新低,恐怕也是上市以来的最低点,困境至今未能完全解除,联发科的股价当然也硬不起来,2018年一度跌到202元,一举跌破联发科股价10年线。


2017年营业利益率创10年来新低


事实上,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已经看到危机,自2017年开始,就已秘密布局改造联发科。2017年,他换掉共同营运长朱尚祖,找来中华电信前董事长蔡力行,大幅调整联发科体质,当时蔡力行表示,IC设计公司从设计到产品上市,约需1年半到2年时间,他当时表示,2018年下半年,将是联发科可以初步见到改革成效的时候。


过去这500天,蔡明介如鸭子划水,低调地在联发科内部推动改革。


2017年第2季,联发科合并营业利益,比去年同期大减66%,合并营业利益率只剩4%。主要原因是,联发科原本发表X系列芯片,进攻高阶市场,却未被市场认同,反而市占率大幅流失。


一位分析师观察,「连线技术和绘图芯片能力,过去是联发科较弱的一环。」过去,当手机上玩华丽的电玩游戏成为主流,或是客户抱怨连线品质有问题时,联发科的手机芯片销售就会出现压力。


以2015年联发科发表的X20芯片为例,这颗芯片采用LTE CAT-6技术,同年高通推出的625芯片,已做到LTE CAT 7规格,手机上网时,资料上传速度比联发科快1倍,同1年,中国最大电信公司中国移动宣布2000元人民币以上入库手机,都要具备高速上网能力,让联发科在中国市场受到重挫。


联发科2016年决定停止X系列芯片生产,调集所有资源,改为全力发展P系列芯片。在资源有限的考量下,联发科也暂缓手机芯片采用7纳米技术的计划,因为联发科盘算,7纳米制程昂贵,贸然投入只是增加公司的成本负担,让划算的12纳米技术发挥更大价值,才是精打细算的作法。


改造1:主力产品汰弱留强


蔡明介的应变方法,是即使获利有压力,也要咬牙加大投资,因此,摊开2017年年报,当年联发科本业只赚98亿元,但投资在研发上的金额高达571亿元!不过,对手高通砸更多,2017年,高通砸在研发上的资金高达5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1700亿元)。


联发科快速修补连线能力的弱点,最新的P90芯片连网速度已大幅提升,下一代产品将进一步挑战下载速度每秒1G的关卡,在绘图能力上,也改和Imagination合作开发新的绘图引擎,绘图能力是过去的3倍,企图强化手机芯片表现。


但是,整体手机市场持续不振,这么做只能算灭火,怎么创造新成长动能才是更重要的事;但挑战在于,目前没有足以取代手机的新产品,联发科只能从几个高成长的小事业中创造成长动能。


过去500天,联发科高阶主管每周检讨各事业部门的绩效,把没有贡献或没有前景的结束,像功能型手机虽然还有市场,却停止投入资源,改研发低价智慧型手机;有成长性的新产品线,不断加人、开专案,联发科在ASIC(特殊应用芯片)市场颇有斩获,就把原本部份做电视芯片的团队转移做ASIC业务。


投资银行Maybank对联发科的评论是,「2018年是联发科历史上,营收最分散的时刻。」手机景气好时,手机芯片占联发科营收比率长年高于50%,但2017年,手机芯片只占公司40%营收,2018年再下修到33%左右。2018年联发科的营收有如「三足鼎立」,成熟型产品、成长型产品和手机芯片,各占公司三分之一营收,有助分散风险。


早在2016年时,蔡明介便喊出2000亿元投资AI、5G等新事业,此时看到功效,联发科在智慧音箱、ASIC等新市场大幅成长,亚马逊、谷歌和阿里巴巴等都是联发科在语音和人工智慧平台的大客户。


改造2:开拓新商业模式


只不过,这种生意并不好做,联发科曾在共享单车等物联网生意上赚到钱,可是共享单车有如蛋塔风潮,无法长期维持成长;2018年,联发科便改为推出人工智慧平台NeuroPilot ,利用建立生态系的方式,预先把人工智慧的基础工作做好,吸引新创公司加入联发科平台。


同时,联发科也开发ASIC的新商业模式。蔡明介在今年的半导体协会大会提到,「未来可能各行各业都会有自己的芯片」,联发科正在建构相关的获利模式。


联发科副总经理游人杰曾公开表示,联发科过去的生意,「是让很多家公司共用同一颗芯片,」现在,当客户追求差异化的时候,每一家公司都想有自己的芯片,联发科就翻转自己,提供帮每一家公司开发芯片的服务,把每一家公司自己独特的演算法,结合联发科的海量IP,提供全新的「IC代工服务」。如果AI渗透各行各业,自制芯片的需求可能会大幅提升。


改造3:组织薪酬调整


在联发科取消X系列芯片生产计划后,联发科内部一度人心浮动,因为联发科经过多次并购后,员工人数站上1万7000人新高点,获利能力却一再探底,员工抱怨收入缩水,绩效奖金变「激怒奖金」。2018年,在联发科员工设立的讨论群组APP「SOC」中就透露,今年不只比特大陆挖走了联发科多位AI部门的员工,就连谷歌也多次透过Linkedin,企图挖角好手。


联发科应对方法是改变人力结构,财务长顾大为解释,「Rick(指蔡力行)在法说会上也说,2018年我们的成就之一,是在总费用(联发科的费用主要来自薪水) 、总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之下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重分配,把这些人才摆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去。」


一位联发科资深员工说:「2017年内部组织有一次大改动,分成AI、Modem(指手机)和Mature(成熟产品)3块。」本刊采访发现,过去1年半,联发科员工传出, 2016年有数百名资深员工,转到子公司上班。「像络达就去了200人,擎发也有不少联发科的人过去,」这位资深员工观察,「让你离开这条大船,自己再去拼一拼。」过去1年半,联发科密集进行人力重组。


联发科还对薪酬制度调整,2018年开始,联发科把主管的职务加给并入本薪,在联发科新旧员工之间引发激烈讨论,年轻员工抱怨新制并不公平。对此顾大为表示,现在联发科计算员工分红总额的方式是,公司前1年获利乘上20%,就是公司要分给员工的总数,他表示,调整奖酬制度,最主要是和国际接轨,让制度愈来愈透明。


经历过2017年的谷底后,从获利率看,2018年的联发科体质已有改善,「2018年我们做得不错,」顾大为说;从结果看,虽然中国手机市场2018年出现衰退,但联发科的营业利益率连续3季上升,第3季上升至9%。


外界质疑,这是对内省费用省出来的。但顾大为强调,这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结果,「我们在华米OV 4大客户的市占率,今年有显著提升,」他还表示,2017年联发科的员工人数仍有「微幅增加」。


或许是因为体质好转了,蔡明介也似乎对蔡力行更加放手,一位蔡明介友人观察,前一阵子找蔡明介谈投资,蔡明介都要他去找蔡力行,「对外的事情,他不太管了。」另一位半导体业者观察,过去台积电请客户吃饭,蔡明介都是一个人参加,「今年却带了蔡力行一起去。」显见对蔡力行的重视。


就连2018年在彭博社联发科分析师绩效排名中名列第1、原本看空联发科的投资银行Maybank,2018年11月也发布报告,联发科「股价已接近底部。」将评等由「减码」调整为「持有」,认为联发科的产品组合及资金状况,足以抵挡接下来的逆风。


现在,蔡明介一有机会,就大谈AI,似乎看好后手机时代无所不在的AI需求,会是下一个芯片产品的大机会。加上5G串起的新基础架构,全球科技产业会有一番新局面。联发科短期靠业外收入支撑每股盈余,长期则加大投资产品和布局,尝试新商业模式,多线突围。


体质渐好转但前方挑战仍多


只不过,展望2019年,恐怕还会是联发科苦战的1年,Maybank在报告中也直指,联发科在5G发展前2年,仍扮演后进者的角色。


另一个问题是,联发科成长型产品虽然有双位数成长,但只占公司营收三分之一,「其他两块营收不是持平就是下滑,」报告中指出;就算联发科的产品组合经过改造,已比过去更加平衡,在大陆手机市场和竞争对手势均力敌,毛利率持稳,短期也看不到危机;但是2019年在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的竞争压力,势必将比2018年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竞争对手高通的芯片部门,2018年前3季获利率同样走升,但第4季却交出获利率下滑4%的成绩单,似乎也已经暗示,联发科在看到曙光之前,需再经历一次严冬的挑战,蔡明介想要真正走出突围之路,恐怕还得通过更多的考验。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815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2019 半导体领袖新年展望(一)| 半导体行业观察

SiC MOSFET进入主流市场,功率器件新局面正式开启

国产半导体材料的带头大哥们


【福利】深圳国际电子展嘉宾演讲PPT 限时领取!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华为 | 中美贸易 | IPO | 财报 | 被动元件 | 开源 | 射频 | 5G | 展会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摩尔精英

摩尔精英是领先的芯片设计加速器,愿景“让中国没有难做的芯片”,业务包括“芯片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人才服务、孵化服务”,客户覆盖1500家芯片公司和50万工程师。我们致力于提供ASIC设计和Turnkey解决方案,从Spec/FPGA/算法到芯片交付,包括:芯片架构规划、IP选型、前端设计、DFT、验证、物理设计、版图、流片、封装和测试服务等。 自2012年以来,我们的团队一直专注于积累技术能力,帮助客户实现最优芯片性能,并支持Turnkey、NRE、专业咨询和驻场等灵活服务模式。 摩尔精英目前全球员工200人,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深圳、合肥、重庆、苏州、广州、成都、西安、南京、厦门、新竹和硅谷等地有分支机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摩尔精英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