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戴伟民:AI眼镜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点
2025-04-16
14:18:4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当今时代,在智能革命的浪潮中,可穿戴技术正以颠覆性的姿态重构人类与科技的交互边界。
据IDC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正以17.3%的复合年增长率疾驰,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前,AI眼镜和AR眼镜等市场正在快速兴起。
在此背景下,芯原于4月16日下午在上海举办了以“智慧可穿戴:始终在线、超轻量、超低能耗”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聚焦AI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创新。在研讨会现场,汇聚了产业链相关企业领导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AI可穿戴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芯原股份创始人戴伟民博士在致辞中指出,AI 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与 AI 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其爆发点正从此前行业预测的2026年提前至2025年,这一判断与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更为契合。

戴伟民博士强调,中国科技公司深度求索开发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带来重要启示,其通过模型蒸馏和轻量化技术,支持在终端设备本地运行,使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能在本地完成实时翻译、环境感知等任务,证明AI发展并非仅依赖大算力,巧用技术亦可实现突破,为低算力场景部署AI创造了条件。
在技术布局上,芯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为国际互联网企业定制AR眼镜芯片,并持续深耕可穿戴领域。近期推出的超低功耗图形处理器IP-GCNano3DVG,专为智能手表、AI/AR眼镜等紧凑型设备设计,实现3D与2.5D图形渲染的功耗效率平衡。同时,芯原基于 “紧耦合系统架构” 推出可穿戴应用子系统解决方案及AI眼镜参考设计,从系统层面优化功能、性能与续航平衡。
针对AI眼镜面临的隐私安全核心挑战,芯原已提前展开布局。戴伟民博士指出,AI眼镜的隐私风险涉及数据全链路,需从设备功能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全流程强化安全防护。随着技术推进,“超轻量”与“超低功耗”作为AR眼镜的关键瓶颈,正通过创新架构与芯片设计逐步突破,推动行业加速迈向爆发期。
据IDC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正以17.3%的复合年增长率疾驰,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前,AI眼镜和AR眼镜等市场正在快速兴起。
在此背景下,芯原于4月16日下午在上海举办了以“智慧可穿戴:始终在线、超轻量、超低能耗”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聚焦AI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创新。在研讨会现场,汇聚了产业链相关企业领导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AI可穿戴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芯原股份创始人戴伟民博士在致辞中指出,AI 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与 AI 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其爆发点正从此前行业预测的2026年提前至2025年,这一判断与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更为契合。

戴伟民博士强调,中国科技公司深度求索开发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带来重要启示,其通过模型蒸馏和轻量化技术,支持在终端设备本地运行,使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能在本地完成实时翻译、环境感知等任务,证明AI发展并非仅依赖大算力,巧用技术亦可实现突破,为低算力场景部署AI创造了条件。
在技术布局上,芯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为国际互联网企业定制AR眼镜芯片,并持续深耕可穿戴领域。近期推出的超低功耗图形处理器IP-GCNano3DVG,专为智能手表、AI/AR眼镜等紧凑型设备设计,实现3D与2.5D图形渲染的功耗效率平衡。同时,芯原基于 “紧耦合系统架构” 推出可穿戴应用子系统解决方案及AI眼镜参考设计,从系统层面优化功能、性能与续航平衡。
针对AI眼镜面临的隐私安全核心挑战,芯原已提前展开布局。戴伟民博士指出,AI眼镜的隐私风险涉及数据全链路,需从设备功能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全流程强化安全防护。随着技术推进,“超轻量”与“超低功耗”作为AR眼镜的关键瓶颈,正通过创新架构与芯片设计逐步突破,推动行业加速迈向爆发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