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旌科技:在“智驾平权”浪潮中破局
2025-05-19
14:53:46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智驾平权、关税战、安全”——这三个关键词,几乎浓缩了2025年上半年智能驾驶芯片行业的核心风向。为旌科技副总裁赵敏俊在与媒体交流中,用这三个词打开了对行业变局的深度剖析,也透露出这家本土端侧AI芯片公司的核心战略与独立路径。
智驾“下沉”,智驾芯片必须“接地气”
从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到7万元级别车型全面搭载智驾平台,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智驾下沉”的新浪潮。赵敏俊指出,这一趋势意味着智能驾驶从高端豪车的专属功能,转变为普通家庭可负担、可使用的标配能力。
“我们认为智驾一定是会下沉的,一定会成为像手机打电话一样的标配功能。每辆车都需要具备,哪怕只是基础体验,也必须稳定、安全。”
为此,为旌科技并没有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起步即高端”,而是从产品立项之初就把方向锁定在10~15万元的主流车型区间。“第一代车规芯片是在2022年立项的,那时L4话语权最强,但我们坚定地选择了‘中算力’的产品布局。”赵敏俊强调,为旌的“御行系列”芯片最高支持40TOPS,灵活支持多种配置,既控制成本,又不牺牲核心体验。
用“国产化大势”对冲“关税战”不确定性
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让中国车载芯片国产化压力空前。赵敏俊不避讳这一挑战:“我们整理过很多数据,现在主控类芯片的国产化率甚至不到10%。”而即便主机厂愿意支持国产替代,芯片企业自身是否“接得住”成为新的关键。
“我们现在看到的机会,不再只是‘有没有项目’,而是‘有没有能力真正把这个项目做得下来’。这个行业对‘内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下,为旌科技聚焦于端侧AI芯片的自主设计逻辑,强调PPA(功耗、性能、面积)三角平衡原则。赵敏俊表示,相比云端芯片强调“性能极限”,端侧芯片更强调“性价比”和“系统融合”,这是国产芯片在智能驾驶中能够真正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切口。
安全,是芯片“设计出来”的
在智能驾驶事故引发全民关注的当下,如何让“智驾”成为安全的代名词,而非风险的代称?赵敏俊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就像安全带,几乎每个人都会系,但真正用到它的时刻,是在生死一线的时候。自驾系统的安全逻辑也是一样——99%的时间可能没感觉,1%的时间可能决定生死。”
为旌科技将功能安全、可靠性等安全设计前置到产品设计阶段,从EDA仿真、架构规划、冗余设计开始进行系统性考虑,而不是在芯片完成后再“补测”。
“我们内部一直讲一句话:‘安全是设计出来的’。这不是口号,而是贯穿整个芯片开发流程的基本准则。”
一个芯片,三重应答
在交流的最后,赵敏俊用三重逻辑总结为旌科技智驾芯片的设计定位:为“智驾平权”打造中算力平台:锁定主流车型,实现普惠式智驾体验;在“国产替代”中寻找战略空间:以技术自研和本土生态匹配建立长期合作能力;以“安全内生”回应社会关注:从架构级别构建安全底座,实现全流程的车规标准控制。
他透露,当前为旌的智驾芯片方案已可独立完成行车和泊车功能,不依赖外部MCU或FPGA,支持高度集成、性价比突出的L2+解决方案。这种“融合芯片”策略,使其在市场上逐步摆脱了“跟随者”的角色,走向技术引领者的队列。
在国产新能源崛起之际,本土AI端侧芯片公司为旌科技正以独特的战略与务实的执行,在一场智驾芯片的“持久战”中打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智驾“下沉”,智驾芯片必须“接地气”
从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到7万元级别车型全面搭载智驾平台,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智驾下沉”的新浪潮。赵敏俊指出,这一趋势意味着智能驾驶从高端豪车的专属功能,转变为普通家庭可负担、可使用的标配能力。
“我们认为智驾一定是会下沉的,一定会成为像手机打电话一样的标配功能。每辆车都需要具备,哪怕只是基础体验,也必须稳定、安全。”
为此,为旌科技并没有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起步即高端”,而是从产品立项之初就把方向锁定在10~15万元的主流车型区间。“第一代车规芯片是在2022年立项的,那时L4话语权最强,但我们坚定地选择了‘中算力’的产品布局。”赵敏俊强调,为旌的“御行系列”芯片最高支持40TOPS,灵活支持多种配置,既控制成本,又不牺牲核心体验。
用“国产化大势”对冲“关税战”不确定性
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让中国车载芯片国产化压力空前。赵敏俊不避讳这一挑战:“我们整理过很多数据,现在主控类芯片的国产化率甚至不到10%。”而即便主机厂愿意支持国产替代,芯片企业自身是否“接得住”成为新的关键。
“我们现在看到的机会,不再只是‘有没有项目’,而是‘有没有能力真正把这个项目做得下来’。这个行业对‘内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下,为旌科技聚焦于端侧AI芯片的自主设计逻辑,强调PPA(功耗、性能、面积)三角平衡原则。赵敏俊表示,相比云端芯片强调“性能极限”,端侧芯片更强调“性价比”和“系统融合”,这是国产芯片在智能驾驶中能够真正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切口。
安全,是芯片“设计出来”的
在智能驾驶事故引发全民关注的当下,如何让“智驾”成为安全的代名词,而非风险的代称?赵敏俊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就像安全带,几乎每个人都会系,但真正用到它的时刻,是在生死一线的时候。自驾系统的安全逻辑也是一样——99%的时间可能没感觉,1%的时间可能决定生死。”
为旌科技将功能安全、可靠性等安全设计前置到产品设计阶段,从EDA仿真、架构规划、冗余设计开始进行系统性考虑,而不是在芯片完成后再“补测”。
“我们内部一直讲一句话:‘安全是设计出来的’。这不是口号,而是贯穿整个芯片开发流程的基本准则。”
一个芯片,三重应答
在交流的最后,赵敏俊用三重逻辑总结为旌科技智驾芯片的设计定位:为“智驾平权”打造中算力平台:锁定主流车型,实现普惠式智驾体验;在“国产替代”中寻找战略空间:以技术自研和本土生态匹配建立长期合作能力;以“安全内生”回应社会关注:从架构级别构建安全底座,实现全流程的车规标准控制。
他透露,当前为旌的智驾芯片方案已可独立完成行车和泊车功能,不依赖外部MCU或FPGA,支持高度集成、性价比突出的L2+解决方案。这种“融合芯片”策略,使其在市场上逐步摆脱了“跟随者”的角色,走向技术引领者的队列。
在国产新能源崛起之际,本土AI端侧芯片公司为旌科技正以独特的战略与务实的执行,在一场智驾芯片的“持久战”中打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原创] 安森美的新目标
- 2 罗塞塔号撞向 67P 彗星,结束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彗星探测任务
- 3 Win10免费结束后竟是这表现:微软懵了
- 4 后摩尔时代光计算芯片成破局关键,国产厂商大有可为!
- 5 荣誉|鲲云科技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芯片项目一等奖,颁奖盛典今日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