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整IP组合,安谋科技赋能AI“芯“时代

2025-07-17 08:15:44 来源: 互联网
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生态展(ICDIA 2025)盛会现场。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谋科技”)CEO陈锋受邀出席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立足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赋能AI计算“芯”时代》的演讲。
 
众所周知,自ChatGPT震撼亮相引爆AIGC浪潮之后,全球科技行业都将目光投向了AI。而为了满足AI的发展需求,算力已然成为了全球AI产业快速演进的重要生产力。
 
陈锋在演讲中也回顾道,过去几十年里,科技产业从大型机走向服务器集群、云计算,再到当下拥有包括AI云、汽车、机器人、AI手机和AI PC在内的普惠AI时代。而AI正在变得“无处不在”的同时,对于强性能、高能效的芯片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如陈锋所说,与以前的所有科技方式不太一样,AI深刻重构了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推动家庭、城市和工业发生新的变化。而为了满足AI的需求,作为底层支撑的计算架构也在这些年发生了变革。
 
诚然,随着AI的到来,智能计算正是加速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特别是在AI大模型应用普及的推动下,不但云端算力需求激增,越来越多的AI计算也开始迁移至终端设备,包括AI PC、AI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多元产品上。这种情况下,打造满足多维需求的算力底座,就势在必行。
 
陈锋在演讲中也分享道,过去的大多数(AI)应用都是以CPU为算力支撑。但伴随着多模态类AI应用的不断涌现,AI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多元,需要包括CPU、GPU、NPU等在内的异构算力支持。作为全球唯一支撑万亿级生态的计算架构,历经40年迭代发展的Arm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IoT、智能汽车及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赋能从云端到边缘的智能化升级,为AI计算构筑底层算力基石。
 

 
如图所示,在智能计算领域,Arm技术市场版图正在飞速扩大,目前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100亿颗,超过2200万名软件开发者基于Arm平台进行开发,全球前三十大半导体公司均是Arm技术授权伙伴,基于Arm技术打造的产品更是惠及了全球70%的人口,使得Arm技术生态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生态系统。
 
具体到应用方面,如上所述,Arm技术不仅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计算市场长期保持业内领先地位,而且在服务器市场和PC市场的份额也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国内外云计算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推进基于Arm架构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5年出货到头部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算力中,将有近50%是基于Arm架构。
 
基于此,安谋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IP设计与服务提供商,也是紧密连接中国市场与Arm全球生态的“桥梁”,积极引入Arm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充分发挥Arm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生态优势,助力本土芯片企业开发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在云端,Arm面向下一代云基础设施的Arm Neoverse™计算平台,正在不断加速云计算、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芯片革新,在加快产品上市进程的同时,满足不同的定制化需求;在端侧,Arm终端计算子系统(CSS)也能为各类消费电子提供兼具性能与能效优势的计算平台,重塑智能设备性能边界;在软件支持上,Arm Kleidi软件库为CPU平台提供优化的AI推理能力,帮助AI框架开发者在各类设备上轻松发挥Arm CPU的最佳性能,为AI大模型从云到端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强力支持。


 
对于自研业务进展,陈锋表示:基于对国内产业需求与技术趋势的深入洞察,安谋科技坚定自研创新,聚焦核心研发领域,构建起成熟且高效协同的自研产品矩阵,以完整的本土IP供应链,为本土客户创新研发提供坚实技术支持。
 
据介绍,安谋科技聚焦AI、CPU、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处理等核心研发领域,推出了“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玲珑”多媒体系列等自研产品线,并且全部实现了客户相关产品的流片和量产。自研业务产品的客户数量超过230家,相关核心专利数量超200项,本土客户基于自研业务推出的芯片出货量已超过9.5亿颗。
 

 
在演讲最后,陈锋还预告了安谋科技自研的新一代AI加速引擎即将亮相。据介绍,通过软硬协同优化,新一代“周易”NPU在算力、精度、灵活性、能效比等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可同时支持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架构,并适配多种主流大模型,助推端侧AI在多元场景的创新落地。
 
“在人工智能时代,安谋科技将立足自身优势,基于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打造丰富IP产品组合和系统级服务能力,赋能AI计算‘芯’时代。”陈锋强调道。
责任编辑:Ac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