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技术现状与未来展望:Krste Asanovic详解RISC-V技术路径与前景
2025-07-17
12:06:48
来源: 李晨光
点击
在半导体产业全球化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RISC-V指令集架构凭借开源、模块化、可扩展的显著优势,成为打破传统架构垄断的关键力量。近年来,RISC-V发展迅猛,从物联网终端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从边缘计算到人工智能推理,正以每年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广泛渗透至多个技术领域。
在此蓬勃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备受瞩目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7月16日-19日在上海盛大开启。作为国内RISC-V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为业界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共谋发展的顶级平台,对推动RISC-V产业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架构师、SiFive首席架构师、加州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名誉教授Krste Asanovic在演讲中,围绕《RISC-V技术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深入分享了RISC-V的发展成果、生态建设及未来规划。
Krste Asanovic指出,RISC-V在嵌入式领域已根基稳固,芯片出货量达几十上百亿颗,且在处理器、AI等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拓展,尤其在AI加速器方面的部署与贡献备受关注。他强调,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开放标准的RISC-V将成为未来主流指令集架构,其应用范围比任何其他ISA都更广泛,这得益于其简单、灵活且可扩展的特性,能通过组件组合满足不同市场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RISC-V过去15年的发展,Krste Asanovic提到,最初5年由加州伯克利分校推动架构落地,随后逐步构建起基础架构并促进基础性软件开发,如今已在多个垂直领域实现应用。他表示,RISC-V的成功不仅依赖单一组件,更需全生态协同,未来将从通用指令集和基础软件向垂直领域聚焦,推动更多软件完善生态。同时,RISC-V在某一垂直领域的特征可复用于其他领域,开放标准使其具备良好的复用性。
在技术标准与规划方面,Krste Asanovic重点介绍了RVA23配置文件——该文件于去年10月获批,将成为未来几年ISA配置的重要标准,已与Linux、安卓等生态伙伴合作,确保RISC-V在不同处理器中具备竞争力。他透露,RVA23的硬件解决方案即将推出,这只是开端,后续将通过清晰的软硬件路线图推进发展。下一个版本RVA30预计2030年左右推出,期间会发布RVA23.1、RVA23.2等小版本,仅增加小功能选项,为RVA30的核心功能积累经验。
此外,针对微控制器领域,RVM微控制器规范正着力完善汽车微控制器及相关标准和安全拓展方面的优化,以开源方式赋能汽车垂直领域,同时推动软件工具包对RISC-V微控制器的支持和安全方面的保障。
Krste Asanovic还提到,RISC-V将聚焦长指令(大于32位)开发。其从设计之初就包含可变长度指令(16位压缩指令)以节省代码空间,而长指令有助于进一步缩减代码规模、提升性能并支持更多数据类型。相比之下,其他固定32位宽度的ISA已面临编码空间不足的问题。
最后,Krste Asanovic总结道,RISC-V作为重要基础组件已稳定运行,正进入各垂直领域,每个领域需集中精力构建生态、填补指令集或软件支持空白,同时保持架构设计的连贯性。凭借简单、灵活、高效的标准,RISC-V将助力全球范围内AI技术的更好应用。
在此蓬勃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备受瞩目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于7月16日-19日在上海盛大开启。作为国内RISC-V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为业界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共谋发展的顶级平台,对推动RISC-V产业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架构师、SiFive首席架构师、加州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名誉教授Krste Asanovic在演讲中,围绕《RISC-V技术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深入分享了RISC-V的发展成果、生态建设及未来规划。
Krste Asanovic指出,RISC-V在嵌入式领域已根基稳固,芯片出货量达几十上百亿颗,且在处理器、AI等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拓展,尤其在AI加速器方面的部署与贡献备受关注。他强调,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开放标准的RISC-V将成为未来主流指令集架构,其应用范围比任何其他ISA都更广泛,这得益于其简单、灵活且可扩展的特性,能通过组件组合满足不同市场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RISC-V过去15年的发展,Krste Asanovic提到,最初5年由加州伯克利分校推动架构落地,随后逐步构建起基础架构并促进基础性软件开发,如今已在多个垂直领域实现应用。他表示,RISC-V的成功不仅依赖单一组件,更需全生态协同,未来将从通用指令集和基础软件向垂直领域聚焦,推动更多软件完善生态。同时,RISC-V在某一垂直领域的特征可复用于其他领域,开放标准使其具备良好的复用性。
在技术标准与规划方面,Krste Asanovic重点介绍了RVA23配置文件——该文件于去年10月获批,将成为未来几年ISA配置的重要标准,已与Linux、安卓等生态伙伴合作,确保RISC-V在不同处理器中具备竞争力。他透露,RVA23的硬件解决方案即将推出,这只是开端,后续将通过清晰的软硬件路线图推进发展。下一个版本RVA30预计2030年左右推出,期间会发布RVA23.1、RVA23.2等小版本,仅增加小功能选项,为RVA30的核心功能积累经验。
此外,针对微控制器领域,RVM微控制器规范正着力完善汽车微控制器及相关标准和安全拓展方面的优化,以开源方式赋能汽车垂直领域,同时推动软件工具包对RISC-V微控制器的支持和安全方面的保障。
Krste Asanovic还提到,RISC-V将聚焦长指令(大于32位)开发。其从设计之初就包含可变长度指令(16位压缩指令)以节省代码空间,而长指令有助于进一步缩减代码规模、提升性能并支持更多数据类型。相比之下,其他固定32位宽度的ISA已面临编码空间不足的问题。
最后,Krste Asanovic总结道,RISC-V作为重要基础组件已稳定运行,正进入各垂直领域,每个领域需集中精力构建生态、填补指令集或软件支持空白,同时保持架构设计的连贯性。凭借简单、灵活、高效的标准,RISC-V将助力全球范围内AI技术的更好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