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发布全球超小MCU MSPM0C1104:微型化创新重塑智能设备未来
2025-03-25
21:09:32
来源: 李晨光
点击
在智能设备追求极致便携化的今天,微型化已成为电子产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从医疗可穿戴设备到 TWS 耳机,从工业传感器到智能家居终端,终端产品对体积的严苛要求正倒逼半导体行业加速技术迭代。
MCU作为这一浪潮中的关键角色,凭借其高密度集成与低功耗特性,成为推动设备微型化与功能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突围关键。AI与MCU的融合、高集成度设计及制程工艺升级成为三大趋势。
德州仪器(TI)于近日推出的超小型MCU——MSPM0C1104,以其仅1.38mm²的晶圆级芯片封装(WCSP)成为行业焦点。这款体积仅相当于一粒黑胡椒的MCU,不仅在尺寸上实现了38%的缩减,更通过集成高性能模拟元件与低功耗设计,为医疗可穿戴、个人电子产品及工业传感器等领域的微型化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撑。
据介绍,MSPM0C1104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晶圆级封装技术与模拟集成能力。通过WCSP封装,芯片直接在晶圆上完成布线与焊球点置,省去传统塑封步骤,在1.38mm²面积内集成16KB闪存、12位ADC、6个GPIO及UART/SPI/I²C接口。TI工程师通过优化数字与模拟电路布局,确保在超小尺寸下仍能实现87μA/MHz的运行功耗与5μA的待机功耗,同时支持-40℃至125℃宽温运行。

此外,MSPM0C1104 搭载的精准模拟元件成为其差异化亮点。集成的12位三通道ADC支持高速采样,配合内置运放与比较器,可直接处理医疗传感器信号或工业控制数据,无需外部调理电路。这种 “模拟+数字” 的深度整合,不仅节省PCB空间,更降低了系统成本与复杂度。
据了解,TI通过系统化生态支持推动MSPM0C1104的应用落地,其开发套件集成20引脚封装,支持快速原型验证;Zero Code Studio工具实现可视化配置,无需代码即可部署应用。同时,TI 强调引脚兼容性,MSPM0 系列产品可通过同一封装实现内存、模拟功能的灵活扩展,帮助客户缩短开发周期。
在市场定位上,TI瞄准医疗与消费电子两大领域。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人工耳蜗、健康监测贴片对尺寸与功耗高度敏感,MSPM0C1104的超小体积为电池集成留出空间,延长续航时间。个人电子产品如TWS耳机、智能戒指则受益于其低功耗设计与内置蜂鸣器功能,简化外围电路。此外,工业传感器领域对微型化与可靠性的需求,也为该芯片提供了增长空间。
综合来看,德州仪器MCU尺寸能做到仅1.38mm²这么小,TI在研发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Yiding从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分享:
· 设计维度:TI凭借丰富的模拟产品线资源,与模拟团队紧密合作,将ADC、运放、DAC、比较器等成熟模拟IP以高度优化的方式集成到MCU中,实现了性能、成本和尺寸的最佳平衡。
· 制造维度:采用65nm制程,为MCU提供了功耗、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点。该制程在优化数字部分的同时,兼顾了模拟元器件的尺寸限制,为产品提供了显著的技术优势。
· 封装维度:在超小型MCU上成功应用WCSP封装,得益于TI在多产品线量产中积累的经验和持续优化能力,最终实现了超小封装尺寸的突破。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协同创新,TI为客户提供了全球超小尺寸的MCU解决方案。
MSPM0C1104的发布标志着MCU设计进入 “极限微型化” 时代。其意义不仅在于尺寸突破,更在于推动了边缘智能的普及。在AI技术向终端渗透的背景下,微型化MCU为设备本地化决策提供了硬件基础。例如,可穿戴设备通过集成MSPM0C1104与轻量级AI算法,实现实时健康数据监测;工业传感器则可在微型化设计中嵌入预测性维护功能。
同时,TI的技术突破也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面对市场的价格战与国际巨头的转型压力,TI通过差异化的微型化产品巩固了高端市场地位。其内部制造能力与封装创新,确保了成本控制与产能稳定性,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随着这款新型MCU的发布,成功扩充了德州仪器的MSPM0 MCU产品组合,可增强嵌入式系统中的传感和控制功能,同时缩减成本、复杂性和设计时间。

德州仪器MSP微控制器产品线经理Yiding Luo表示,德州仪器MSPM0 MCU系列产品在2023年推出,已经有了大概超过150款不同的产品可供客户选择,现在已经可以通过TI.com线上商城进行购买。
据介绍,德州仪器也提供各种资源,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了解我们最新的器件。同时,为了支持设计人员,德州仪器还提供面向于MSPM0的综合设计生态系统,这对于MCU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生态系统包括一个易于使用的评估模块——LaunchPad开发套件,当中有对如何在MSPM0 MCU平台进行评估、如何进行评估、如何进行调试所需要的功能。此外德州仪器会提供一些软件开发套件,比如驱动程序、代码示例,还有中间件的一些支持。目的就是让设计人员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MSPM0C1104的问世,是半导体行业 “更小、更智能” 发展趋势的缩影。它不仅为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带来创新可能,更以技术实力证明,在国产替代与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下,深度垂直整合与持续创新仍是半导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边缘AI与微型化需求的不断增长,TI的这颗业界超小尺寸MCU或将成为开启智能设备新世界的钥匙。
MCU作为这一浪潮中的关键角色,凭借其高密度集成与低功耗特性,成为推动设备微型化与功能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突围关键。AI与MCU的融合、高集成度设计及制程工艺升级成为三大趋势。
德州仪器(TI)于近日推出的超小型MCU——MSPM0C1104,以其仅1.38mm²的晶圆级芯片封装(WCSP)成为行业焦点。这款体积仅相当于一粒黑胡椒的MCU,不仅在尺寸上实现了38%的缩减,更通过集成高性能模拟元件与低功耗设计,为医疗可穿戴、个人电子产品及工业传感器等领域的微型化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撑。
MSPM0C1104:微型化背后的技术突破
据介绍,MSPM0C1104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晶圆级封装技术与模拟集成能力。通过WCSP封装,芯片直接在晶圆上完成布线与焊球点置,省去传统塑封步骤,在1.38mm²面积内集成16KB闪存、12位ADC、6个GPIO及UART/SPI/I²C接口。TI工程师通过优化数字与模拟电路布局,确保在超小尺寸下仍能实现87μA/MHz的运行功耗与5μA的待机功耗,同时支持-40℃至125℃宽温运行。

此外,MSPM0C1104 搭载的精准模拟元件成为其差异化亮点。集成的12位三通道ADC支持高速采样,配合内置运放与比较器,可直接处理医疗传感器信号或工业控制数据,无需外部调理电路。这种 “模拟+数字” 的深度整合,不仅节省PCB空间,更降低了系统成本与复杂度。
生态构建与市场布局:TI的微型化战略
据了解,TI通过系统化生态支持推动MSPM0C1104的应用落地,其开发套件集成20引脚封装,支持快速原型验证;Zero Code Studio工具实现可视化配置,无需代码即可部署应用。同时,TI 强调引脚兼容性,MSPM0 系列产品可通过同一封装实现内存、模拟功能的灵活扩展,帮助客户缩短开发周期。
在市场定位上,TI瞄准医疗与消费电子两大领域。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人工耳蜗、健康监测贴片对尺寸与功耗高度敏感,MSPM0C1104的超小体积为电池集成留出空间,延长续航时间。个人电子产品如TWS耳机、智能戒指则受益于其低功耗设计与内置蜂鸣器功能,简化外围电路。此外,工业传感器领域对微型化与可靠性的需求,也为该芯片提供了增长空间。
综合来看,德州仪器MCU尺寸能做到仅1.38mm²这么小,TI在研发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Yiding从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分享:
· 设计维度:TI凭借丰富的模拟产品线资源,与模拟团队紧密合作,将ADC、运放、DAC、比较器等成熟模拟IP以高度优化的方式集成到MCU中,实现了性能、成本和尺寸的最佳平衡。
· 制造维度:采用65nm制程,为MCU提供了功耗、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点。该制程在优化数字部分的同时,兼顾了模拟元器件的尺寸限制,为产品提供了显著的技术优势。
· 封装维度:在超小型MCU上成功应用WCSP封装,得益于TI在多产品线量产中积累的经验和持续优化能力,最终实现了超小封装尺寸的突破。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协同创新,TI为客户提供了全球超小尺寸的MCU解决方案。
微型化MCU如何重塑智能设备未来
MSPM0C1104的发布标志着MCU设计进入 “极限微型化” 时代。其意义不仅在于尺寸突破,更在于推动了边缘智能的普及。在AI技术向终端渗透的背景下,微型化MCU为设备本地化决策提供了硬件基础。例如,可穿戴设备通过集成MSPM0C1104与轻量级AI算法,实现实时健康数据监测;工业传感器则可在微型化设计中嵌入预测性维护功能。
同时,TI的技术突破也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面对市场的价格战与国际巨头的转型压力,TI通过差异化的微型化产品巩固了高端市场地位。其内部制造能力与封装创新,确保了成本控制与产能稳定性,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随着这款新型MCU的发布,成功扩充了德州仪器的MSPM0 MCU产品组合,可增强嵌入式系统中的传感和控制功能,同时缩减成本、复杂性和设计时间。

德州仪器MSP微控制器产品线经理Yiding Luo表示,德州仪器MSPM0 MCU系列产品在2023年推出,已经有了大概超过150款不同的产品可供客户选择,现在已经可以通过TI.com线上商城进行购买。
据介绍,德州仪器也提供各种资源,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了解我们最新的器件。同时,为了支持设计人员,德州仪器还提供面向于MSPM0的综合设计生态系统,这对于MCU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生态系统包括一个易于使用的评估模块——LaunchPad开发套件,当中有对如何在MSPM0 MCU平台进行评估、如何进行评估、如何进行调试所需要的功能。此外德州仪器会提供一些软件开发套件,比如驱动程序、代码示例,还有中间件的一些支持。目的就是让设计人员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结语
MSPM0C1104的问世,是半导体行业 “更小、更智能” 发展趋势的缩影。它不仅为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带来创新可能,更以技术实力证明,在国产替代与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下,深度垂直整合与持续创新仍是半导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边缘AI与微型化需求的不断增长,TI的这颗业界超小尺寸MCU或将成为开启智能设备新世界的钥匙。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科技部部长万钢: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 2 国产GPU加速布局,摩尔线程实现对DeepSeek的高效部署
- 3 节省千亿5G投入 发改委免收3年电信运营商5G频率费
- 4 英飞凌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每股派息0.35欧元;监事会成员变动:Ute Wolf与Hermann Eul博士教授当选为监事会成员
- 5 [原创] 安森美的新目标